tp钱包正版app|本拉
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_百度百科
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基地”组织创始人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阿拉伯语:أسامة بن لادن、英语:Osama bin Muhammad bin 'Awad bin Lade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2日),出生于沙特阿拉伯吉达,“基地”组织创始人,被美国认定为2001年“9·11事件”主谋。 [1-4]巴基斯坦时间2011年5月2日凌晨,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被美军击毙,终年54岁。 [11]中文名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外文名أسامة بن لادن(阿拉伯语)Osama bin Muhammad bin 'Awad bin Laden [10](英语)别 名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国 籍沙特阿拉伯(1994年2月被剥夺公民资格)民 族阿拉伯人出生日期1957年3月10日毕业院校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2]、利雅得大学 [1]出生地沙特阿拉伯信 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参与战争阿富汗战争(1979年) 阿富汗战争(2001年)主要罪行9·11事件死亡日期2011年5月2日目录1人物经历2个人生活3拉登遗言4译名争议5袭击活动人物经历播报编辑本·拉登(14张)1957年3月10日,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1-2]早年在吉达求学,后毕业于利雅得大学经济管理系。他当过工程师,从石油和建筑业赚取了巨资。他在西方拥有数家公司,涉及建筑、石油、制造和宝石等诸多行业,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1]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战争)后,参加了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并与他人合建“圣战者服务中心”。 [1]1988年,在阿富汗建立“基地”军事大本营及训练营地。 [1]1989年,苏联从阿撤军后,与其追随者返回沙特。 [1]1990年,海湾危机时,因不满沙特邀请美国驻扎军队而离开那里。 [1]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流亡到苏丹。 [1]1994年2月,由于涉嫌暗中资助恐怖活动被沙特剥夺公民资格。 [1]1996年5月,辗转返回阿富汗,巩固了他的基地,从此通过高科技手段同阿拉伯世界的追随者进行联系。 [2]同年,邀请巴勒斯坦记者Abdel Barri Atwan到他在阿富汗的藏身地采访,以帮助“基地”组织进行全球公关。 [6]1998年2月,组织了“伊斯兰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伊斯兰圣战组织”是其派生组织)。 [2]1999年6月,被美国悬赏500万美元捉拿。 [1]2004年3月18日,美国众议院将提供线索导致本·拉登被捕的赏金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2005年至2011年5月,居住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处宅院。 [15]巴基斯坦时间2011年5月2日凌晨,在阿伯塔巴德藏身宅院被美国海军海豹六队击毙,终年54岁。 [11]美国东部时间2日凌晨,拉登的尸体在距巴基斯坦海岸不远的北阿拉伯海域被美军海葬。 [10] [17]个人生活播报编辑本·拉登(右一)与中国台湾柔道教练吴正明(中) [12]拉登家族是与沙特王室有亲密联系的富庶家族,本·拉登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有23个同父异母兄弟,父亲是沙特建筑业大亨。 [1-2] [16]本·拉登爱好骑马、到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处的山地去爬山,曾随中国台湾教练吴正明学习柔道。 [12]喜欢看空手道题材的电影,李小龙是他非常喜欢的演员。 [2]据“基地”组织领导人扎瓦赫里回忆,拉登生前生活简朴,很少吃肉和用电,攒下大笔钱用于资助“基地”组织的“圣战”恐怖活动。拉登款待客人十分“慷慨大方”,虽然拉登本人平时只吃面包和蔬菜,但是却会为客人准备丰盛的宴席,甚至为了招待大批客人买了一群羊来杀。拉登对身边的保镖也十分慷慨,所以他的保镖都对他誓死效忠。 [18]父母父亲:穆罕默德·阿瓦德·本·拉登,1968年死于空难。 [16]母亲:阿利娅·加尼姆(Alia Ghanem,改嫁后改名为哈米达·阿塔斯),本·拉登三岁时父母离婚。 [16] [29]养母:阿勒·哈利法,本·拉登父亲的另一位妻子。 [16]兄弟姐妹伊斯拉姆·本·拉登,本·拉登的同父异母弟弟。 [16]本·拉登有同父异母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其中两个弟弟分别名叫艾哈迈德(Ahmad)和哈桑(Hassan)。 [29]妻子本·拉登自称有4个妻子:一个叙利亚人、两个沙特人、一个也门人。但有报道证实,拉登还有一名菲律宾妻子,是菲反政府武装阿布沙耶夫领导人萨巴亚的表妹。纳伊瓦·本·拉登,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表妹,来自叙利亚,1974年嫁给拉登。 [8] [28]克海莉亚·侯赛因·萨比尔(Khairiah Husain Sabir),本·拉登的第三任妻子,来自沙特吉达。 [25-26]希哈姆·阿卜杜拉·本·侯赛因(Siham Abdula bin Husain),本·拉登的第四任妻子,来自沙特麦地那,1987年嫁给拉登。 [25-26]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卜杜勒-法塔赫(Amal Ahmed),也门人,2000年在阿富汗坎大哈与本·拉登结婚,是拉登最年轻的妻子,与拉登育有5个孩子,其中2个出生在巴基斯坦公立医院。 [5] [13-14] [19] [22] [25]子女本·拉登子女的数量有多种说法。阿卜杜拉·本·拉登(1976年—),本·拉登的长子。 [32]萨阿德·本·拉登,本·拉登的第三子。 [31]奥马尔·本·拉登,本·拉登的第四子,母亲是纳伊瓦。 [8] [23]奥斯曼·本·拉登(约1985年—),本·拉登的儿子。 [32]哈立德·本·拉登(约1989年—2011年5月2日),和父亲一起在阿伯塔巴德被美军击毙。 [10] [23] [27]哈姆扎·本·拉登(Hamzm bin Laden,约1990年—),在美军的一次反恐行动中被击毙。 [9] [24] [32]贝克尔·本·拉登(约1995年—),本·拉登的儿子。 [32]其他儿子(排行不详):阿里、穆罕默德 [32]法蒂玛(约1988年—),本·拉登的女儿。 [32]伊曼(约1993年—),本·拉登的女儿。 [32]其他亲属苏莱曼·阿布·盖斯(Sulaiman Abu Ghaith),拉登的女婿兼发言人,2013年3月在约旦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抓获。 [20]马斯里(真名: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拉杰卜·阿卜杜勒拉赫曼),拉登的女婿,2017年2月26日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被中情局无人机击毙。 [21]拉登遗言播报编辑2014年8月10日,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拉登在2011年由助手执笔的一封信件中警告说一个新生“残忍”极端组织势力日益增强,授意“基地”组织与之切断所有联系,该组织就是后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自称建国的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其中列举ISIS的一些野蛮行为,包括使用氯气化学武器、轰炸清真寺和屠杀天主教教堂等。《每日邮报》解读,ISIS原是“基地”组织下属的一个极端团体,但拉登逐渐发现,ISIS的行径会损害“基地”组织的“名声”。 [7]译名争议播报编辑1996年在阿富汗藏身地的本·拉登(12张)在中文媒体中广泛存在“拉登”和“拉丹”两种译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使用“拉登”,新华社、《参考消息》、《解放军报》等媒体多使用“拉丹”。 [3]新华社译名室负责人表示,“拉登”最早是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英语或者汉语拼音的发音,“望文生音”而产生的读音,但“拉丹”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系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所以“拉丹”这种译法更为恰当。负责人还表示,“本·拉登”和“本·拉丹”的普及率都很高,无论说哪个,大家都知道是谁。作为一个人的“符号”,大家不用太较真。 [3]中央电视台是“拉登”发音的主要来源,央视国际部负责人董迎春表示,央视从一开始报道就用“本·拉登”,从来没想过要改。董迎春说,虽然新华社发过一个修正的东西,但是也不是很正式,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一直沿用“拉登”的译法。而且,如果更改过来容易让观众感到困惑。 [3]因为英语没有通用的阿拉伯语转写系统,乌萨马有很多不同的英语译名。英语里有几个常见翻译,通常被媒体使用的是Osama bin Laden,而情报业通常使用Usama bin Laden或Usama bin Ladin,缩写为UBL。 [3]袭击活动播报编辑9.11-美国本土遭受最大的恐怖袭击本·拉登自称或被指控策划实施了多起恐怖袭击:1992年12月,针对驻索马里美军的也门旅馆爆炸案。1993年2月,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致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993年6月,谋杀约旦王储阿卜杜勒未遂。1995年1月,谋杀教皇保罗二世未遂。1995年6月,谋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未遂。1995年11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对美国军用建筑物的袭击,造成5人死亡。 [1]1995年11月,驻巴基斯坦埃及使馆爆炸案,17人丧生。1996年6月,在沙特阿拉伯宰赫兰对美国兵营卡车的炸弹袭击。 [1]1997年,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1998年8月,对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和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实施炸弹袭击,造成257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2000年,在也门袭击美国科尔号驱逐舰,造成17名美国士兵死亡。 [2]2001年9月11日,对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等地的恐怖袭击(9·11事件),造成2996人死亡。 [1]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56人死亡。据美国媒体透露,拉登计划在7月20日至22日期间,趁布什出席8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之机谋杀他。根据德国警方的情报,本·拉登的灵感来自《007》中的一个镜头,要像詹姆士·邦德一样遥控装满高效能塑胶炸弹的无人驾驶飞机,让其直接击中会议场所,杀死布什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2018年6月,据英国媒体报道,本·拉登曾谋划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英格兰队和突尼斯队的比赛中制造恐怖袭击。 [30]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本·拉登之死(2011年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事件)_百度百科
之死(2011年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事件)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本·拉登之死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本·拉登之死播报讨论上传视频2011年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事件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本·拉登之死”是指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国军方击毙的事件。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1点36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此事发表讲话。 [2] [4](概述图为2011年5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拉登之死特刊的封面。) [1]中文名本·拉登之死发生时间2011年5月1日发生地点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相关人物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军事行动名称“海王星之矛”行动 [2]目录1事件背景2事件经过3各方反应▪国家和国际组织▪“基地”组织▪媒体▪金融市场4社会影响事件背景播报编辑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也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总策划。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在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逃犯的首位,并悬赏重金寻找有关其下落的线索。美国两任总统小布什和奥巴马都把抓获拉登当成反恐战争的关键目标之一。 [7]自9·11事件以来,至少6次传出拉登死亡的谣言,这种众说纷纭的情况让拉登的死亡更加充满悬念。虽然美国政府多次发动抓捕行动并悬赏重金缉拿拉登,但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一样。据信,拉登一直藏匿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地区。在被美国通缉的十年间,拉登的录音和录像多次出现,其生前最后一次录音于2011年1月21日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公开。 [7]2001年12月,美国情报部门发现拉登确切行踪。当时,他们发现拉登和其他数百名基地残余分子正躲藏在阿富汗东部的托拉博拉地区。 [7]2006年8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了一系列有关拉登下落的节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众多美国情报官员宣称,拉登目前很可能就隐藏在巴基斯坦境内偏远地区。美国人如此相信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个原因就是,自从9·11事件发生后,大大小小的基地头目都在巴基斯坦境内落网。 [7]200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不知道拉登藏身何处,而且已经4年没有关于其藏身地的确切情报了。 [7]2010年8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盯上了一个名叫科威特的可能是本·拉登信使的人。经过跟踪调查,推测拉登住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下面一个小镇的混凝土结构大型院落的三层楼房里。 [4]事件经过播报编辑美国总统奥巴马等人观看击毙拉登行动实时视频 [8]2011年4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了海豹六队对阿伯塔巴德院落的代号“海王星之矛”的突袭行动。 [2] [4]巴基斯坦当地时间5月2日凌晨1时,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出发的两架黑鹰直升机飞抵阿伯塔巴德,第一架直升机在院落迫降时损坏。随后海豹队员冲入院内建筑,先后击毙了信使科威特、科威特的兄弟阿伯拉、拉登的儿子哈立德等人,制服了拉登的两个妻子,最后在楼上两枪击毙了本·拉登。击毙拉登的队员立即通过无线电报告说“以上帝和国家的名义——吉罗尼莫,吉罗尼莫,吉罗尼莫”,暂停之后,他补充说“吉罗尼莫E.K.I.A”,意为“目标在行动中被击毙”。在白宫的奥巴马听到这句话之后撅起嘴唇,郑重其事地喃喃自语“我们干掉他了”。整个突袭行动用时约18分钟。 [4]接下来的20分钟,海豹队员用白布包裹了本·拉登的尸体装进尼龙尸袋,收集了房间内的闪存盘、光盘、DVD光盘、计算机硬件等物品,审讯了被抓的妇女和儿童,后续支援的一名军医从拉登的尸体上提取了两份骨髓样本和其他DNA样本。接下来,海豹队员销毁了损坏的那架黑鹰直升机,把被抓的妇女和儿童留下给巴基斯坦政府处理,随后乘直升机离开。 [4]阿富汗当地时间5月2日凌晨3时左右,直升机降落在贾拉拉巴德,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海豹指挥官比尔·麦克雷文中将和中央情报局在当地的主管站在停机坪边上迎接他们。两名海豹队员抬下尸袋并打开让麦克雷文和中央情报局官员亲眼目睹本·拉登的尸体。本·拉登的遗容被拍了照,然后是他的整个尸体。本·拉登被认为身高大约为六英尺四,但现场没有人有卷尺可以准确测量这具尸体的身高。因此,一名身高六英尺的海豹队员,并排躺在尸体边上:这具尸体确实比他要长出大约4英寸。几分钟后,麦克雷文出现在白宫情况室的视频对话画面上,证实尸袋里装着的是本·拉登的尸体。这具尸体随即被送往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4]完成任务后,海豹队员按计划想把本·拉登的尸体丢进海里。在这之前,曾任中央情报局驻利雅得站站长的奥巴马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打电话给沙特阿拉伯情报部门当时的合作合伙,通报了在阿伯塔巴德发生的事,并告知他对本·拉登尸体的处理计划。布伦南知道,本·拉登的亲属在沙特王国仍然是一个很有地位的家族,他本人也曾经是一名沙特王国的公民。布伦南询问沙特政府是否会有兴趣拿回拉登的尸体,沙特方面表示赞同美方的处理计划。 [4]天亮时分,本·拉登的尸体通过一架V-22“鱼鹰”被送往航行在距巴基斯坦海岸不远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尸体被冲洗干净,用白色的葬袍包裹起来,加上了压重物,然后装入了一个袋子,约翰·布伦南后来表示全过程“是在严格遵循伊斯兰戒律和习惯中完成的”。尸体随后被放到一个露天升降机上,升降机下降到底部飞机机库的位置,从这个位置到海面大约有二十到二十五英尺,人们从这里把尸体送入了海里。 [4]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晚11时36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公布了拉登的死讯。 [19-20]各方反应播报编辑国家和国际组织联合国5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对本·拉登被击毙表示欢迎,称这是全球反恐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并敦促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在反恐斗争中保持警惕,加强努力。 [9]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说,本·拉登被击毙是全球反恐努力的转折点,联合国将继续开展并领导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的活动。 [10]北约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发表声明说,本·拉登被击毙是北约盟国以及所有参与全球反恐战的国家的重大胜利。拉斯穆森在声明中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祝贺。声明说,北约始终认为“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是对北约所有盟国的袭击。声明强调,本·拉登死后恐怖主义对全球稳定与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国际反恐合作依然十分关键,北约将始终站在反恐战争的中心。声明还说,北约盟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将继续进行下去,直至把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组织全部消灭。 [14]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刑警组织警告称,可能会有报复性攻击。 [18]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的的电视讲话中谴责了“基地”组织对美国发起“9·11”恐怖袭击事件,并称拉登之死是美国反恐事业的“重大成就”。 [11]美国国务院在奥巴马宣布拉登被击毙后随即向美国公民发布全球旅行警报,提醒出国旅游或在境外居住的美国公民提高戒备,防范因拉登之死引发的反美袭击。美国国务院还在声明中称,因为击毙拉登的行动导致目前局势的不确定性,当局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外出旅行,也不要进行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世贸遗址、美驻各国使领馆也都加强了安保措施。美国5月3日向公众关闭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及3座领事馆。 [18]本·拉登的死讯传来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人群聚集在白宫外,挥舞着旗帜并大唱国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在5月3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上撰文,首次承认巴基斯坦并未参与美军击毙本·拉登的行动。扎尔达里称,巴基斯坦当局并不了解本·拉登的行踪。扎尔达里说:“虽然周日行动并非(美国与巴基斯坦)联合行动。但正是美国与巴基斯坦十年来的合作,促成了本·拉登被消灭,他对整个文明世界构成威胁。”“美国一些媒体称巴基斯坦打击恐怖主义不力,甚至说我们不真诚、保护恐怖分子。”“这种没有根据的揣测或许能成为吸引眼球的新闻,但绝非事实。与其它任何国家一样,巴基斯坦有充分理由鄙视‘基地’组织。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己任,巴基斯坦同样如此。” [18]为了防止因拉登之死而引发“基地”等恐怖组织实施报复,巴基斯坦各主要城市也大幅提升了警戒级别,特别是在首都伊斯兰堡、白沙瓦、拉合尔、卡拉奇等地的美国使领馆附近,巴出动大量警员加强保卫。 [18]巴基斯坦塔利班威胁对巴基斯坦和美国发动攻击。 [6]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拉登被击毙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公敌。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中国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斗争。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中方认为,反恐应标本兼治,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12]俄罗斯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对拉登被击毙表示欢迎,称此事为反恐行动中重要进展,俄罗斯将继续与美国合作打击恐怖组织。 [13]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对拉登的死讯表示欢迎,称这将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宽慰”。英国政府同时下令海内外军营提高警戒,英国全国各地也都增强警力,以防恐怖攻击。 [18]法国法国政府称本·拉登之死为民主国家反恐的巨大胜利,法国总统萨科齐还对美国“不屈不挠”终于击毙拉登的行为表示祝贺。 [18]意大利意大利外长发表声明说,美国击毙拉登是“美好战胜邪恶,正义战胜残忍”的事件。 [18]丹麦丹麦情报局警告可能会有后续的恐怖攻击,尤其是在巴基斯坦,以及直接针对美国机构。 [18]德国德国外交部长基多·韦斯特维勒称,本·拉登的死讯“对世界上每一个自由思考和热爱和平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还表示,打击恐怖激进分子的行动不会就此结束,认为务必要提高警觉。不过,短期之内,欧洲国家的国安政策不会有太大改变。 [18]泰国泰国总理阿披实下令相关单位监视拉登被击毙事件的后续效应,泰国警方也将对经过泰国的不同团体进行严密监视,但不会特别提高安保措施。 [18]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宣布加强安全保卫措施,以防境内的东南亚恐怖组织伺机蠢蠢欲动。 [18]日本日本防卫省加强了全国自卫队驻地和基地的警戒态势,政府也呼吁在外使领馆及海外日本人提高警惕。 [18]韩国韩国政府鉴于拉登被击毙有可能发生报复性恐怖袭击,于5月2日对155个海外公馆下达了加强警戒的指示。韩国政府认为,韩国地方重建小组(PRT)和保护兵力的驻地——阿富汗帕尔旺省恰里卡尔韩国基地有可能受到攻击,并加强了防卫活动。 [18]沙特阿拉伯沙特当局希望本·拉登的死能为国际反恐努力做出贡献。 [15]阿富汗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表示,本·拉登在邻国巴基斯坦被杀验证了阿富汗政府一直以来的立场,即反恐战争的根基之地不在阿富汗。 [16]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说,他们发起报复攻击的首要目标,将是巴基斯坦政府官员,包括总统、总理及陆军参谋长。第二个攻击目标,将会是美国。 [6]伊朗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拉明·梅曼帕拉斯特表示,本·拉登的死使得美国及其盟国再无理由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继续在中东立足。该发言人表示,希望拉登之死有助于“在中东地区建立起和平与安全”,强调伊朗的政策是“强烈谴责全球恐怖主义”。 [17-18]埃及埃及穆斯林兄弟会说,拉登被打死“增加了世界范围内滋生暴力的因素,使地区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穆兄会还呼吁拉登被打死之后,美军应立即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 [18]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认为,拉登之死有助于世界和平。 [18]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前联合政府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对拉登被打死事件表示谴责,他强调说“拉登是一位阿拉伯和穆斯林圣战者”。 [18]土耳其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表示,本.拉登之死说明恐怖分子最终都将被抓住。 [18]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是本.拉登“基地”组织的首要目标人物。他说表示,本.拉登之死使正义得到了伸张,是美国及其同盟国在“反恐战争”中的一次胜利。他在与奥巴马通电话时代表以色列人民赞赏美国的这次行动。 [18]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民众都对本·拉登之死表示庆贺。 [18]伊拉克安全部队对可能的报复性袭击保持高度警惕。 [18]“基地”组织“基地”组织在网络上发表声明,强调拉登之死,不会让“伊斯兰圣战”结束。 [6]媒体中新网5月3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深夜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当天被美军击毙。港台地区及外国华文媒体对以予以关注。有分析说,拉登虽死,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却远未铲除;这将改变美国战略布局。《大公报》2日刊出社论指出,拉登之死对全球爱好和平、反对暴力的人们来说,的确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十年前发生在纽约世贸中心的“9·11”一幕,不仅重创美国,亦令人对恐怖主义的危害性深感震惊,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都对恐怖分子暴力袭击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伤作出强烈的谴责。然而,拉登已死,世界是否因此就会变得更公平、更合理、更安全?答案是未必。香港《文汇报》3日社论说,拉登虽死,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却远未铲除,国际恐怖势力仍然在膨胀,活动地域由欧美向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蔓延,袭击对象和方式也追求“让更多人死、让更多人怕”的轰动效应。国际社会反恐将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局面,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之外,更要携手铲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这才是治本之道。《星岛日报》社论关注到,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这个好消息大有“冲喜”效果,有助提振民望,甚至有分析认为有利他来年竞选。但面对后拉登时代,美国既要面对恐怖组织继续活跃,同时也要响应回教世界投以不信任甚至是敌视的眼光,或许这才是美国最值得忧虑的。台湾《联合报》3日题为《本·拉登已死,恐怖主义未已》的文章说,美国民众欢欣雷动,高歌庆贺;但总统奥巴马却不敢面露喜色,仅称“正义已获伸张”,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防范恐怖分子反扑的任务将更艰巨。本·拉登遭格毙,美国最好保持哀矜勿喜。因为恐怖主义不会自此销声匿迹,尤其是当有人以傲慢的姿态对其煽风点火的话。《中国时报》社论说,本·拉登的死是罪有应得,但是他的死并不代表问题的结束,反而可能揭开了一盆毒蛇的盖子;然而这也意味着,美国政策如果改弦更张,或许可趁机消解宗教世仇,开创新局。该报另一篇评论说,解铃还得系铃人,身为强国及大国之美国,有必要率先递出橄榄枝,俾与伊斯兰教国家进行面对面沟通。唯有如此,才能尽释群疑,在两种不同的宗教之间,逐步建立起沟通之桥梁,始为最有效遏止恐怖攻击之良策。《旺报》评论指出,恐怖头目已死,恐怖主义与恐怖活动仍存。但拉登之死,将改变美国战略布局。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出社论说,从世界范围看,除非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否则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将继续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对此,世界各国决不能放松戒备。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则指出,本·拉登的生生死死其实和美国的反恐战略息息相关。金融市场“拉登之死”引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黄金下跌亚太股指涨。中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拉登已死的消息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黄金原油纷纷下跌,亚太股指多数上涨,仍旧受困于资金面紧张和政策调控的沪深股市今天也继续企稳反弹的走势。显而易见,拉登的死讯对美元的利好只是非常短暂的,其影响力也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死去并不会明显提振美国当前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也不会扭转美国财政的窘境,所以大家无需对此抱有太高的希望,因为这类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从盘面来看,市场总体上依旧维持着对美元极为不利的形势,尽管在美国ISM制造业指数的表现要好于市场预期的前提下,美元的跌势最终有所趋缓,但欧盟关于对于强势欧元的肯定态度以及欧元区央行对抵制通胀的决心也同样不容小视,所以在当前市场状况之下,美元中期的下跌格局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打破。不过,美元的反弹是可以预期的,因为贵金属价格在受到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之后确实出现了大量的抛盘,这也表明该项事件对贵金属价格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而此举也会或多或少的对美元汇率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预计这会导致美元在本周五公布非农就业之前有望展开一波弱势反弹行情。从短线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参与做多,不过预计美元指数很难超越75整数关。根据目前市场走向来看美元指数短线可能会先去触及一下73.80附近,不过要是周五公布的非农最终没能给出良好表现的话,美元的反弹将随机结束并最终再度回到中期下跌通道之中。 [3]社会影响播报编辑游戏业界嗅出商机简介拉登在山区行走2011年5月,开发商Kuma Games正在计划开发Kuma/War系列射击游戏的107集,定名《本·拉登之死》,描述美国海军海豹部队在2011年5月1日于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的现场。相关2011年5月7日,Kuma Games正式发布其战术射击系列的第107集“拉登之死”。 游戏中,玩家被限定在5分钟内,穿梭于迷宫般的房间,打开上了锁的房门,并防范装着有害气体的钢瓶,最终将拉登击毙。所有的一切,都要求玩家手指灵活。除此之外,还需要搬运拉登的尸体,负责搜集“基地”组织情报,并摧毁在拉登豪宅坠毁的美军直升机。这并不是Kuma Games第一次以本·拉登为素材开发游戏,之前曾有1998年CIA捉拿本·拉登,2001年拉登再次逃跑的失败情节等。Kuma/War是一款基于Valve Source引擎的游戏,专门描述世界上各大战争的片段,例如活捉萨达姆等。 [5]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本·拉登死后10年,为啥整个本·拉登家族都销声匿迹?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死后10年,为啥整个本·拉登家族都销声匿迹?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本·拉登死后10年,为啥整个本·拉登家族都销声匿迹?2021-04-29 12:02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文|加美编译沙特阿拉伯的超级富豪本·拉登(Bin Laden)家族在美国9.11事件中幸存了下来,但他们的财富随着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出现而没落。9.11事件主谋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被杀十年后,他被抛弃并被称为家族的“害群之马”,本·拉登父亲创立的建筑帝国也被沉重的债务所困扰。沙特本拉登集团 (Saudi Binladin Group)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建筑公司,因其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被一些人称为是沙特的洛克菲勒家族。在一次实质上是大清洗的反腐整顿中,沙特政府已经对该集团进行了管理控制。本·拉登家族的命运逆转堪称莎士比亚式的权力斗争,与该石油国的经济改革密切相关。在沙特的实际统治者穆罕默德王储领导下,该国正准备进入一个“后石油时代”。与本·拉登家族关系密切的两名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自2017年11月的大清洗以来,本拉登集团前董事长贝克尔·本·拉登(奥萨马·本·拉登同父异母的兄弟,现年70多岁)仍被拘留,这次清洗将沙特王室成员、富豪和政府部长关在了沙特首都利雅得豪华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消息人士补充说,本·拉登家族另外两兄弟萨阿德(Saad)和萨利赫(Saleh)也被关押,但后来被释放了,最初他们被要求戴上脚链以追踪他们的行动轨迹。法新社看到的一份官方文件显示,沙特政府收购了本·拉登家族三兄弟在该公司的36.2%的集体股份。消息人士说,政府当局还没收了包括别墅、私人飞机和豪华汽车在内的资产,并禁止家庭成员到海外旅行。政府没有公开对该家族具体的指控,而且消息人士说,这个隐居的家族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本·拉登家族在美国9.11事件中幸存了下来,但他们无法从中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的清洗中幸存。”奥萨马·本·拉登的父亲穆罕默德(Mohammed)来自沙特邻国也门,他有多个妻子,有50多个孩子。奥萨马·本·拉登的父亲在1931年创立了本拉登集团,他通过签订一些利润颇丰的国家合同,建造宫殿、大学、高速公路和清真寺,将公司发展成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帝国。2001年9.11事件后,这个家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该家族在1994年与奥萨马·本·拉登断绝了关系,尽管沙特政府将奥萨马·本·拉登 视为反常分子,本·拉登家族仍然没有受到沙特政府的影响。随着原油价格的飙升,本拉登集团的业务也蒸蒸日上。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本拉登集团与沙特统治者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贝克尔·本·拉登在王室宫廷内保留了一个工作室,并充当了王室成员的“提款机”。消息人士说,在贝克尔·本·拉登的海滨别墅主厅里有一面大墙,上面挂着沙特王国创始人阿卜杜勒·阿齐兹的肖像,这是对沙特王国“忠诚的象征性展示”。第三代本·拉登成员在给法新社的一份声明中说:“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时代起,我的祖父穆罕默德·本·拉登和我的叔叔们就帮助建设王国,并作为最合适的承包商为历届国王服务,我们家族的忠诚和感激之情毋庸置疑。”这种特殊关系随着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时代的到来而结束了。沙特国王萨勒曼(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的父亲)于2015年继承王位后,本拉登家族财富开始下滑。同年9月11日,一台本·拉登建筑起重机在麦加大清真寺坠毁,造成100多人死亡,导致本拉登集团在几个月内被禁止参与新项目。家族消息人士说,本拉登集团还感受到了自2014年以来油价下跌的压力,这减少了政府的收入并导致政府付款延迟。但最具破坏性的是2017年的镇压。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的支持者说,镇压是必要的“休克疗法”,在一个经济紧缩的时代要将精英阶层从腐败中惊醒。一位与沙特王室关系密切的人士告诉法新社,“本·拉登家族和其他许多人一样,都很腐败。他们没有被枪毙,而是被关在里兹酒店几个月,并允许进行和解,这已经很宽容了。”但是,本·拉登家族消息来源表示,尽管该家族交出了数十亿的资产和股份,贝克尔·本·拉登仍然被拘留在一个未知的地方。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贝克尔·本·拉登仍然在沙特之外拥有“大量资产”,而且他的同伙还藏有向王室成员付款的重要秘密。另一个引起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不满的原因是,本·拉登家族与前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Mohammed bin Nayef)和他的心腹萨阿德·阿尔贾布里(Saad Aljabri)关系密切,后者是一名逃往加拿大的前情报官员。阿尔贾布里的一个儿子与萨阿德·本·拉登的女儿结婚。第三代本·拉登成员说,“过去的五年对本·拉登家族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非常艰难,我们希望翻过这一页,让我的叔叔贝克尔获释,并让我们做出自己的贡献,帮助建设沙特王国。”原标题:《本·拉登死后10年,整个本·拉登家族都销声匿迹了》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本·拉登家族#9.11#美国#石油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本拉登的一生 - 知乎
本拉登的一生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本拉登的一生经络师林美强另类的恐怖分子:本拉登本拉登的家族简史本拉登的祖父叫穆罕默德·阿瓦德·本·拉登,简称老拉登。老拉登的父亲很年轻就死了,留下了一个悲痛的寡妇和四个幼小的孩子。他身为长子,时年十一岁,为了诗与远方,远离了亲人,带上弟弟阿卜杜拉,加入到艰难地穿越这片地域的众多骆驼商队之中。 刚到沙特的时候,老拉登被监工打瞎了一个眼睛。但是老拉登还是运用他的聪明机智引起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一个助手的注意。沙特国王要求老拉登做一些修缮工作,他祖父很快就按国王的意思做好了。国王对他的勤劳和诚实大为赞赏,让他负责信徒最以之为荣的工作——扩建麦加的大清真寺。 老拉登很会与沙特王室拉关系。当得知沙特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身有残疾后,他为其修建王宫时特意修了一条轮椅坡道。此外,为了使国王进山旅游更加方便,老拉登还专门为其铺设了一条公路。通过与沙特王室建立良好关系,他为拉登家族日后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老拉登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很快被任命到政府里专门负责花钱的部门当部长。从此以后,沙特翻修宗教圣地之类的油水工程,基本都由拉登家族来承接。老拉丹创建的“沙特本·拉丹集团”很快发展为承担整个沙特基础设施建设的“御用建筑商”。老拉登一辈子娶了四个妻子,而且不断休掉其中的几个,然后找新的女人填补空缺。 本拉登父亲叫萨利姆。是老拉登的大儿子。萨利姆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好青年,他年轻的时候在英国留学,萨利姆他在英国留过学,和一个来自英国上流家庭的女孩结了婚。老拉登坠机死了以后,萨利姆掌管家族事业后,他首先巩固了父亲创建的建筑企业,同时还大力投资军火和制造业,入股瑞士银行本部及其在中东地区的所有分支机构,将家族事业搞得越来越大了。萨利姆还积极与美国政界高层人士接近,与得克萨斯州的布什家族关系尤为紧密。1988年,萨利姆在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驾驶飞机撞到输电网,和他老爸死得一模一样。萨利姆死后,其长子贝克尔,也就是拉登的大哥接管了家族事业。如今,拉丹家族是沙特阿拉伯除王室之外最强大的势力之一,控制着伊斯兰世界中最为庞大的财富帝国,家族资产据估计已达50亿美元。此外,拉登家族的投资公司拥有包括美国微软集团,波音公司在内的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的大量股份。有消息说,事实上拉登统治下的基地组织也一直受到他们家族的支持。在基地组织早期的赞助者名单当中既有沙特的前内阁部长,也有中东的银行家、企业家,其中拉登的兄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91年,本拉登在苏丹开办了一家名叫瓦迪·阿迪克的皮包公司,并且亲自任总裁,为他的恐怖活动筹集资金。业务网络包括一家投资公司、一家贸易公司和做进出口生 意的拉登国际公司。另外在肯尼亚还有公司专门经营铸茅生意,拥有包括经营桥梁和道路建设的贺杰拉建筑公司。与此同时。本拉登还做糖和棕榈油的生意,他创建的商 业和军用帝国覆盖了欧洲、非洲和亚洲,他把从各个渠道获得的数以亿计的资金,存入电子转帐而对资金审查不严的国家,以商业活动的方式把它隐藏起来。拉登公司的银行帐户网应该说遍及全世界,除了在苏丹银行开设了很多个帐户之外,他还在伦敦巴克莱银行以及马来西亚等都是拥有帐户。他同全球80多个伙伴有商业联系。本拉登的不凡人生拉登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七。作为一个标准的富三代,本拉登准备不走寻常路。本拉登和他的哥哥们都患有哮喘病,后来右眼还瞎了。小时候,本拉登父亲让他削一段蜂巢管,并通过蜂巢管来呼吸。在本拉登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把他带到吉大农场外干旱的沙漠里,冒着哮喘发作的风险,让本拉登和他的兄弟们在沙漠里远足,而且回家中之前不能喝一滴水。本拉登10岁的时候,他就抨击学校足球赛是“无聊的人浪费时间的玩意儿”,并孜孜不倦地监视邻居的一举一动,看邻居有没有什么违反伊斯兰教规的出轨行为。 在中学毕业后,拉丹进入吉达的阿布都尔·阿齐兹国王大学学习。在那里,他被一些有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埃及老师洗脑,灌输进许多反西方的思想。本拉登的哥哥马赫鲁斯也是个恐怖分子的支持者。早在六十年代他哥哥就与宗教狂热分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马赫鲁斯曾利用修缮麦加大清丵真寺的机会,将资金秘密转移给极端组织。1979年大学毕业后,拉丹正赶上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他放弃了掌管家族建筑公司的机会,投身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从1985年开始,本拉登和他的哥哥成立了一个服务办公室,在哪里,穆斯林志愿者被送去接受训练,然后分派到阿富汗的各个战争小组。后来,本来等不满足于只是筹集资金和运送物资,而且进一步参与圣战,建立训练营,修建公路,成立之际的战斗小组。经过九年艰苦的奋斗,苏联终于撤军了。本拉登的军师阿扎木提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组织,并将它简称为基地。1988年8月,基地的第一届会议就在本拉登白沙瓦的家中召开。本拉登成为了伊斯兰运动的领军人物之后,他的两个部下阿卜杜拉.阿扎姆于艾曼.阿尔扎瓦西里之间产生了矛盾。阿扎木不赞成对其他穆斯林采取暴力手段,阿尔扎瓦希里却相反。苏联从阿富汗撤退后,阿富汗内部的哥哥派别开始混战,拉登想劝阻也无能为力。1989年11月24日,阿扎木和两个儿子去白沙瓦的清真寺祈祷的路上,被地雷炸死,从此本拉登少了一个帮手。本拉登对萨达姆没啥好感。在苏阿战争之后,他常常嘲笑萨达姆,说:这个傻逼领导总是在惹是生非,垂涎别人的财富。1990年2月,萨达姆要求科威特和沙特免除他400亿美元的贷款,这两个国家拒绝后,萨达姆要求在追加30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萨达姆说:让这些海湾国家知道,如果他们不给钱,我们就把它弄到手。萨达姆的这些话让本拉登很生气。1990年,萨达姆侵占了科威特。本拉登向沙特国王请命,希望带领“圣战者”打击萨达姆。但法赫德国王最后还是决定借助美国人的力量。这个决定被认为是对本拉登的一个重大打击。从此,本拉登对沙特国王的决定感到失望,他大喊:难道萨达姆的军队比苏联还要厉害。不!我们不需要美国人。美国保护沙特以后,本拉登内心充满了愤怒,他认为沙特是伊斯兰的圣地,不能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基督徒和犹太士兵污染。当本拉登看到一个看上去颇能干的女兵,他讽刺地喊着:“女人们,保护沙特男人。”一颗仇恨美国的种子从此在本拉登的心中种下。带着失意的苦涩,他在1992年去了苏丹,建立军事基地,训练恐怖分子,将“侵入沙特宗教圣地的美国异教徒”视为敌人。本拉登的右眼失明,他只能用左眼看东西。平时,他喜欢随身带着两件东西,他的手杖和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很谨慎。尽管本拉登曾经被苏联的毒气伤害,也得过疟疾,但是他身体还是不错。在苏丹的日子里,本拉登更加频繁地公开会见他在阿富汗认识的好战分子。其中一些组织受到了反对不同中东政府和西方政府的感召。那时候,本拉登的愿望是:要把外来影响从穆斯林国家中清除出去。阿尔扎瓦希里也追踪本拉登的踪迹来到苏丹,从此他的组织和本拉登的圣战组织又结合在一起。拉赫曼是埃及人,从小就得了糖尿病,后来偶然中得到了一本古兰经,从此疯狂地爱上了古兰经的奥义。上大学,拉赫曼对阿尔-加码阿-伊斯兰米亚组织产生了兴趣,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很快,他就成了这个组织的首领。拉赫曼后来来到了激进分子的聚集地——阿富汗,认识了阿扎姆和本拉登。再后来,拉赫曼来到了纽约,成了阿卜杜拉.阿扎姆组织的首领。拉赫曼和本拉登一样是反美分子。他曾经表示:让他们分崩离析,毁掉他们的经济,焼尽他们的企业,击下他们的飞机。不管是海上、空中、还是陆地,都赶尽杀绝。1995年6月26日,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的车队被一群枪手围堵,总统的两名保镖被杀,幸好司机车技高潮,把车转了个权,迅速离开地带,才救了总统一命。最后的调查表明,这次暗杀是拉赫曼和本拉登组织的。这次暗杀行动之后,几乎所有地区的政府都在齐喊:处置本拉登。紧接着,本拉登开始逃亡到苏丹,他在苏丹各地区建立自己的军事训练营,广招圣战战士,他的名声吸引了很多战士,很快,训练营就饱和了。那时,本拉登、阿尔扎瓦西里、拉赫曼三个组织都恢复了关系,并且在苏丹开始进行恐怖活动。先是也门首都阿丁出现了袭击事件。1992年,阿丁两家宾馆发生爆炸,美军是袭击目标,不过并无人身亡,而两名无辜的奥地利游客却不幸遇难了。1993年10月4日,本拉登组织与索马里民兵联手,击落了两家美国黑鹰直升飞机,18名美国军人身亡。一开始,苏丹政府提出将本拉登交给沙特政府,但是沙特统治者深知本拉登是个战争英雄,受人推崇,因此并不热衷。后来,苏丹提出把本拉登交给美国,但是美国法律制度不明确允许不允许审判本拉登,于是美国放弃了这个逮捕本拉登的机会。1996年5月,本拉登和他的儿子奥玛回到了阿富汗,说服了阿富汗的武装首领奥马尔让他留在阿富汗,并且建立了更加严密的军事组织。1996年,本拉登在阿富汗的一个山洞里向美国宣战,声明中给出的原因是,美国军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仍然滞留在沙特阿拉伯。他宣称:“由于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对你们进行恐吓是我们合法的权利,也是一种道德义务。”这些士兵住在小土屋里,平时早上起来要祷告,然后在山谷的平地上跑步,或者爬山,还要接受近距离作战的训练。他们还要学会如何俘虏对手和俘虏后采取的后续措施。一天的训练结束,他们还要学习圣战的重要性,那些课一般是对美国口头的攻击。武器训练使他们平时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受训的士兵必须学会怎么造炸弹和埋炸弹,还要学开坦克。由于宣传到位,本拉登的士兵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美国是个十恶不赦的国家。平时,他会播放一些以色列士兵强奸巴勒斯坦妇女,射杀巴勒斯坦儿童的视频,让士兵们变得群情激奋,异常愤怒。一次,本拉登和他的儿子说:美国总统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无视其他国家的反对,追随他的总统入侵穆斯林国家。当然,美国人想要石油,但是他们的另一个目的是想要奴役穆斯林。美国人讨厌穆斯林,因为他喜欢犹太人。以色列和美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本拉登觉得, 只要先削弱美国的经济,让它的市场崩溃,那么美国人就不会给以色列提供武器,那时候,就可以战胜以色列。1996年以后,本拉登生活在很多很复杂的地方。他和塔利班的头目奥马尔的关系也很好。经过了喀土穆暗杀事件以后,本拉登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本拉登尝试让奥马尔也注意安全,但是奥马尔认为真主决定了要发生的事情就会一定发生的。他睡得很踏实。后来有一次,一辆大运水车停在奥马尔的坎大哈的门口,没多久哪里就爆炸了,奥马尔的家也炸了,妻子死了两个,还有两个兄弟也炸死了,但是奥马尔本人只是有一点轻伤。后来美国大使馆爆炸、克林顿轰炸训练营之后,很多国家都向塔利班施压,让他把本拉登从阿富汗驱逐出去。奥马尔本来也想叫本拉登走人,但是本拉登说了一句触动穆斯林神经的话:首领阁下,如果你迫于那些异教徒政府的压力让我们离开,那么你的决定一定是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奥马尔终于允许本拉登在在阿富汗一年半。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策划9.11事件。9月11日上午,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本拉登的手下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遇难,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遇难人员名单中包括:四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五角大楼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由,实行先发制人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反恐战争”。其后,本拉登通过磁带,亲口承认自己是9.11事件的策划者。由于美国认定本•拉登藏匿在阿富汗并受到塔利班庇护,2001年10月7日,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在不到两个月内,美国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此后,美国派大量兵力,利用高科技手段搜捕本•拉登,但未抓获其人,直到2011年5月1日,美国政府才宣布在巴勒斯坦击毙本•拉登。2011年5月5日公布了拉丹被擒妻子的照片。据信这名27岁的女子在美国特种部队冲进拉登房间时用身体掩护丈夫,结果小腿中弹。就这样,中东最传奇的人物——本拉登结束了他传奇而隐秘的一生。遗嘱中,拉丹还愧疚地向子女们表示他不是一个尽责的父亲。他写道:“我的孩子们,我要向你们道歉。因为我必须专注于圣战,所以不能花很多时间陪你们。”对于自己的4位妻子,拉丹要她们全身心担负起照顾后代的责任,禁止今后再婚。“不要想着再嫁!要将你们奉献给孩子,并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拉丹叮嘱说。发布于 2020-06-18 16:22恐怖分子中东名人赞同 26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本.拉登:从一个富三代到全世界人民的公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知乎
本.拉登:从一个富三代到全世界人民的公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本.拉登:从一个富三代到全世界人民的公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祁州校尉居民及其他服务业 经营者1957年3月,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之家。在52个兄弟姐妹中,拉登排行17,是个标准的富三代。拉登家族的发家史还得从他爷爷说起。上世纪30年代,由于在也门实在无法生活,拉登的爷爷只身前往沙特淘金,在沙特的吉达依靠出卖苦力挣钱,后来靠倒腾石油财源广进,拉登的爷爷一夜暴富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建筑行业,并迅速成为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当地最大的建筑商。拉登的爷爷死后,其父亲穆罕默德本拉登接替了家族生意。凭借在建筑业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沙特的信任,就连修建王宫这样的事,他也交给拉登家族来干。有了国王的支持,很快他的建筑集团就成为了沙特的金牌建筑商,他更将事业扩展到中东其他国家。目前为止,拉登家族在中东地区的资产就已经超过五十亿美元。由于从小生活在这样富裕的家庭,从拉登一出生,他就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他的同学和儿时玩伴基本都是沙特王室的成员。少年时期,拉登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流连于红灯酒绿的酒吧舞厅,爱好足球,喜欢看电影。拉登大学读的是阿卜杜阿齐兹国王大学,这是海湾地区最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他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了一段时间,从石油及建筑业赚取了庞大的家产,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几家公司,涉及建筑、石油制造和宝石等诸多行业,其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这样一个高富帅,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女相伴。拉登有四个老婆,但他并不会甜言蜜语。拉登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他有着一米九的身高,身材消瘦,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像个文弱书生。平时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讲起话来轻声细语。然而就是一个这样外表如慈祥的邻家大叔一般的男人,其实是个恐怖大王。而改变他的人生轨迹的就是他的精神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这个阿卜杜拉阿扎姆是个极端分子,在约旦大学当过老师,后来因为他思想极端被学校开除了。阿扎姆提出口号,只要圣战和长枪,不要谈判、不要会议,也不要对话。当时沙特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了挫折,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社会各阶层都对此不满,人们渴望新的精神能改变这一切。这时阿扎姆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拉登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很爱在录像带上听阿扎姆的演讲,将阿扎姆的话视为精神信仰,同时在脑子里深深刻下一个思想,暴力才能解决一切。有一次,为了去美国见正在巡回演讲的偶像阿扎姆。又不得不把事情闹大,他故意带着怀孕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假装自己是在度假旅行。拉登和阿扎姆见面之后激动万分,拉登主动询问自己能做点什么,阿扎姆在得知本拉登的身份就是沙特拉登集团的公子哥之后,高兴坏了。阿扎姆心想这只狂热粉丝上赶着送钱来了,战争最离不开的就是钱,有了钱才能够招兵买马。于是阿扎姆极力鼓吹拉登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更大、更重要的事业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扩大拉登家族的产业,这个事业就是向当时全球军事强国苏联发起挑战。1979年,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反对苏联入侵的浪潮。拉登的导师阿扎姆成立了一个组织,加入到了阿富汗战争。而本拉登和一群有着同样信仰的阿拉伯朋友,也不远千里来到了阿富汗。战争期间,凭借着家族庞大的资金和自己投资来的钱,拉登成为了该组织的主要资助者。他资助的巨型防空洞,里面还有冷气。除了硬件设施,拉登还捐赠了很多食物、服装,他经常拜访受伤的战士,用干果和巧克力来安慰他们,还给受伤战士的家人送钱。久而久之,本拉登因慷慨出名了。阿富汗战争打到第六年的时候,苏联仍然占上风,拉登决定组织一个战斗队亲自上阵。谁也不知道一个富二代能够在反苏的路上坚持多久,很多人以为就像一个长期吃惯山珍海味的富人会偶尔尝下清茶淡饭一样,只是一时兴起而已。但,拉登在反苏的路上一走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他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彻底从一个富家公子哥变成了不怕死的游击队员。1988年苏联解体前从阿富汗撤军,战争结束之后,本拉登和导师阿扎姆创立的组织并没有解散,他们将起名为基地组织,目的就是推翻几乎所有腐败无能的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其中拉登最看不顺眼的就是美国。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帮助阿富汗抗击苏联,可以说本拉登的基地组织美国出了钱也出了力。美国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产品,包括防空导弹等,都陆续进入了拉登的兵器库。战争期间,拉登的组织共获得了美国军事援助高达二点五亿美元。但拉登觉得美国人管得太宽,竟然把手伸进了沙特阿拉伯的领土之内,而且美国出兵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当时有共同的敌人苏联,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成为朋友,这时拉登和美国还并未真的结怨。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前的科威特风云爆发之后,拉登才将美国视为最该除掉的恶魔。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派兵入侵科威特,不到两天,科威特很快就败下阵来,随后萨达姆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科威特国王被迫逃到了邻国沙特阿拉伯。拉登看到邻国科威特发生战乱,自告奋勇站出来,表示愿意出钱提供军事援助,并十分乐意派出自己的基地组织在战场上与伊拉克一较高下。但沙特王室拒绝了本拉登的提议,转而同意美国组成多国联盟共同击退伊拉克。为此拉登曾给沙特国王写了一封信,指责沙特让美军进驻,称让西方人进入阿拉伯国家是引狼入室。那些欢迎美国进驻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经异化,都是美国的走狗。沙特政府对拉登也感到愤怒,甚至取消了拉登的国籍,下令他们不得踏出国门半步。多番交涉之下,本拉登已到巴基斯坦关闭自家公司为名出了国。此后拉登在北非国家苏丹、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流亡,跟随他的除了妻子和孩子之外,还有从阿富汗带来的兄弟们,这些人最终都成了基地组织的骨干。而事实,正如拉登所料,美国在击退伊拉克之后,在沙特建立了永久性的军事基地,拉登对美国的恨意又加深了。其实拉登不在乎沙特政权,他在意的是在整个中东、北非的阿拉伯地区。拉登认为,要想实现阿拉伯国家的复兴,首先要除掉的就是美国。本拉登开始密谋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在反抗美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92年12月29日,在也门亚丁湾,一家美国军队长期居住的旅馆发生了恐怖袭击。1993年2月16日,美国世贸中心一辆载有680公斤炸药的汽车在停车场猛烈爆炸,6人死亡,1042人受伤。1995年11月,利亚德美军军营爆炸案,5人死亡。1995年11月,驻巴基斯坦埃及使馆爆炸案,17人死亡。1996年,在荷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1997年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1998年8月,东非美国使馆爆炸案,257死亡,5000余人受伤。2004年10月,也门美国科尔军舰爆炸案,17人死亡。2001年9月11日,美国四架民航客机被劫持,其中两架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还有一架因机舱内乘客与劫机歹徒搏斗,最终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这就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911袭击事件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总共2996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来自90多个不同的国家。这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愤,拉登也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发布于 2021-02-11 12:30中东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赞同 55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如何评价本·拉登? - 知乎
如何评价本·拉登?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人物本·拉登如何看待/评价TA如何评价本·拉登?关注者1,395被浏览2,830,971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53 条评论分享153 个回答默认排序talich医学等 3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谢邀现在评价本・拉登显然还为时尚早,因为他的政治生命是被突然截断的,还很难看出,他最终的历史地位。我也就抖胆胡扯两句,立此存照,算是一个待验证的观点。首先,本・拉登把恐怖组织给国际化了。有很多人干过这事,但本・拉登最成功,也可以说因为他的成功,推动了这个趋势。当然,这应该是被逼出来的。恐怖活动是弱者的武器。本・拉登以着的恐怖活动的模版,是二战后的去殖民地化过程,代表应该是像阿尔及利亚和越南。先从最简单的,小规模的,零星的,随机的恐怖活动开始,以显示存在感,吸引追随者。然后,随着规模的扩大,恐怖活动升级,演变为游击战,开始公开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成为一股政治力量。然后自立政府,公然对抗,并争取国际支持。最终取代原政府,建立统一的地方政权。但是本・拉登做不到这一点。他想要把美国人从伊斯兰圣地赶出去,但是美国人打不过,沙特等国政府也不支持他。于是本・拉登选择了国际化。如果美国人是一个啃不动的拳头,但是你总是一拳只能打一个地方,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两只拳头。你在一个地方击得越狠,他就转到另一个地方。恐怖活动只到捡最弱的地方动手,而不需要硬碰硬。本・拉登的下一个贡献是,他真正做到了领导一个国际化的恐怖组织。他是怎么做到的?以前人们也输出革命。但这通常都是间接的,比如通过宣传,通过资金支持,通过顾问。最终,当地的恐怖组织,永远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但基地组织不同,它在各国,是有自己的一套核心组织的。这个,光靠思想上的感召,应该是不够的。本・拉登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不太清楚。但前些天听收音机,记者Rukmini Callimachi提出了个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本・拉登毕竟是企业家出身,他应该是把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了基地组织,像管理一个大企业一样运作。Callimachi提了一些证据,比如在基地组织内部,就连买一包茶叶,一斤土豆,都需要发票才能报销。像补轮胎这样的,要呈交一式三份收据。911后,因为监管越发严密,基地组织原来的募钱方法难以为继,为了维持运营,需要进行绑架等活动。在内部,一但绑到人,谁来出面谈判,谁来取钱,最后钱如何入库,分发奖金,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真是这样,倒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说以后的恐怖组织也会这样借鉴,那不能不说是本・拉登的一个巨大的遗产。因为企业化的运作,可以让一个组织像机器一样自动运转,而不再依赖于一名核心领导人,也不会因为失去他,而陷入混乱。最后一点,就是本・拉登的成功也提出了一个巨大的,他自己应该也还没有答案的问题。上一代的恐怖组织,是有明确的政治诉求的,就是取而代之,建立地方新政权,实现民族独立。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是个国际组织,这种地方的,具体而直接的政治诉求,就不存在了。本・拉登固然可以说,他是想建立一个真正的,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帝国。但是,这未免有点像是在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过于空泛。但是你要说,比如是为了在阿富汗建立一个新政权,你在非洲搞恐怖活动就没啥意思,也自然比不过当地的塔利班有影响。坚持不懈的在全世界发动恐怖活动,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基地组织的具体的政治目的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与基于地方的组织共存,乃至相互支持而非拆台对抗(可参见他们和ISIS的矛盾),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太肯定,也在不断摸索。这或许是后殖民时代国际化恐怖活动的困惑之处吧。编辑于 2017-04-06 05:05赞同 1135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匿名用户恐怖云的创始人,去中心化分布式恐怖计算的开发者。发布于 2014-08-11 13:34赞同 34110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击毙本·拉丹十周年:中情局前掌门揭秘“最机密”突袭行动_腾讯新闻
击毙本·拉丹十周年:中情局前掌门揭秘“最机密”突袭行动_腾讯新闻
击毙本·拉丹十周年:中情局前掌门揭秘“最机密”突袭行动
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晚上(北京时间5月2日上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宣布美军击毙“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丹(Osama Bin Laden),消息传遍全世界。
十年过去了,这个美国“头号通缉犯”被猎杀给全球反恐战争带来怎样的影响?亲历这场突袭行动的美国高官又是如何看待本·拉丹之死?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
“最紧张、最机密、最周密”行动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局长、奥巴马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特种部队击毙本·拉丹是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的“最紧张、最机密、最周密的”行动。
追踪信使获得重大线索
2010年,在“9·11”恐怖袭击九周年前夕,中情局向奥巴马汇报,他们“极可能”发现了本·拉丹,这是试图找到他的多年来最可靠的线索。原来,情报人员追踪到一名“基地”组织高级信使来到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所大宅,并相信本·拉丹就住在那里。
阿伯塔巴德的这所大宅被怀疑是本·拉丹藏身地
被监视的这处大宅比旁边的住宅占地面积大几倍,而且围墙和阳台栏杆很高,没有互联网连接,里面的人把宅子的垃圾就地烧毁,而且有人员离开后数十公里才会把手机电池装上。
不过,中情局非常谨慎地表示,其情报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但对最终抓获美国“头号通缉犯”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布伦南说:“我们渴望找到这个人(本·拉丹),并为‘9·11’事件的受害者伸张正义。”
阿伯塔巴德是巴基斯坦军事学院所在地,因此住着相当多的巴军高层,守备相对比较多。美方很担心打草惊蛇。
“步行者”就是本·拉丹?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借用高清卫星成像技术及环境遥感数据,情报人员越来越确信,在院子里散步的一个留着胡须的高个子人物——被称之为“步行者”——就是本·拉丹,尽管看不清他的脸。
到2010年12月下旬,奥巴马已经准备好采取行动。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白宫高层开始考虑围绕一个桌面大小的院落模型如何采取行动。
第一种选择是精确的导弹袭击,但可能会让他们没有证据证明击毙了本·拉丹。第二种选择是,在月黑之夜派出直升机袭击,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美军士兵可能会在交火中丧生,或者与巴基斯坦军队发生冲突。这项突袭行动自始至终也没有透露给巴基斯坦政府。
2011年初,随着准备工作的推进,中情局一名高级专家对“步行者”就是本·拉丹有70%的把握,但仍然没有十足把握确定其身份。
美国中情局前局长布伦南
2011年4月28日,奥巴马在白宫地下局势研究室会见了高级官员。“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布伦南回忆道。反对这次突袭的人包括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和时任副总统拜登(Joe Biden),但大多数人都赞成这是一次“千钧一发”的难得行动。
突袭行动实际不到40分钟
第二天早上,奥巴马批准海豹突击队在美国时间5月1日下午进行突袭,而布伦南则继续审查该计划。“你总是在脑海中反复思考,确保不仅是你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事情,还有第二天将要发生的事情,你相信这件事的每一个可能的方面都得到了考虑。”布伦南表示。
5月1日,高级安全和国防官员聚集在战情室做准备。美军两架隐身涂装的“黑鹰”直升机离开阿富汗美军基地,向300公里外的阿伯塔巴德飞去。布拉德·韦布(Brad Webb)准将在笔记本电脑上监控行动,并与特种作战司令比尔·麦克雷文(Bill McRaven)进行实时沟通。
一张著名的白宫照片显示,奥巴马、拜登、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布伦南和其他官员坐在或站在韦伯周围,在突袭行动展开时紧张地观看无人机传回的现场画面。
奥巴马与幕僚在战情室观看突袭现场画面
然而,执行任务中出现意外。两架“黑鹰”抵达目标上空悬停,等待突击队员空降时,其中一架因气流影响失控,虽然受损但是迫降成功。于是美军改变计划,另一架直升机临时降落在大宅院外空地上。
大约20分钟后,“麦克雷文从突击队员那里得到了一句话,‘Geronimo Geronimo,’”布伦南说。Geronimo是美军内部“找到本·拉丹”的暗号。本·拉丹随后被击毙,终年54岁。布伦南回忆说,在场官员的主要反应是松了一口气。“没有掌声,没有庆祝,有的是一种成就感。”
海豹突击队员执行任务
从突击队员落地到撤离,实际不到40分钟,布伦南承认这是一项有高度风险的行动。“但正如总统所言,即使几率是50%,这也比美国以前抓本·拉丹的几率要大得多。”“在正确的时间承担风险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基地”组织今非昔比,仍具威胁
一些反恐专家认为,在本·拉丹被击毙十周年后,“基地”组织与2001年“9·11”恐怖袭击美国时的规模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即使在截然不同的领导结构下,它仍是一个威胁。
接班人扎瓦希里为人低调
本·拉丹死后,埃及圣战分子艾曼·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接替他成为“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的存在远没有前任那么“有魅力”。
现年69岁的扎瓦希里非常低调,一些人甚至猜测他是否还活着。美国哈弗福德学院反恐专家巴拉克·门德尔松(Barak Mendelsohn)表示:“‘基地’的核心已成为过去的影子。扎瓦希里最大的成功是让‘基地’组织活了下来。”
本·拉丹接班人扎瓦希里
门德尔松说,“基地”组织的领导层现在不是一个连贯的决策中心,而更像是一个“顾问委员会”,召集并协助世界各地的圣战分子。目前,“基地”组织基本上将其活动范围局限在从马格里布到索马里,再到阿富汗,以及叙利亚和伊拉克。
智库反极端主义项目(CEP)日前的一份报告称:“在扎瓦希里的管理下,‘基地’组织变得越来越分散,权力主要掌握在分支领导人手中。”报告说,扎瓦希里确实在“基地”组织保护伞下的众多圣战组织的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地”仍有可能东山再起
目前,美国悬赏2500万美元通缉扎瓦希里,并将他列入头号恐怖分子通缉名单,但分析人士表示,美国高层似乎并不过分担心扎瓦希里,也没有公开努力追捕他。
美国之所以缺乏兴趣,可能是因为“基地”组织作为决策中心的重要性正在减弱,在西方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不过,“基地”组织仍有可能东山再起。“对一些人来说,本·拉丹和他的副手扎瓦希里领导的‘基地’组织核心是过去时代的遗迹,”美国智库苏凡中心(Soufan Center)的研究总监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e)说,“但事实证明,该组织在过去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现在给该组织写讣告还为时过早。”
本·拉丹死后依然有“号召力”
而与此同时,势力更强大的“伊斯兰国”组织正在崛起。在部分专家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拉丹成为了极端主义者心目中的一个“神话”,他的“个人魅力”仍有能力动员极端分子,即使在过去几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两极分化的圣战场景中也是如此。
精心策划自身公众形象
本·拉丹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富有家庭,早年受过良好教育,有发达的商业头脑。由于父亲去世早,他年纪轻轻就继承了数亿美元遗产。他更深谙宣传的重要性,这帮助他在死后塑造了自己“富有魅力的形象”。
本·拉丹身穿迷彩服示人
在视频中,他经常穿着迷彩服,拿着AK-74突击步枪,尽管很少看到直接战斗。
“本·拉丹精心策划了他的公众形象,以培养忠实的追随者,”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关键威胁项目顾问凯瑟琳·齐默尔曼(Katherine Zimmerman)说,“他把自己描绘成圣战中的领袖,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如此。”
美国风险咨询公司苏凡中心的研究主管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e)表示,这种精于计算的图像投影是成功的,特别是对招募圣战分子而言。“他足够精明,能够理解在主要平台上宣传‘基地’组织信息的重要性。”
为极端分子“提供肥沃土壤”
2001年9月11日,本·拉丹策划对美国发动了袭击,之后,西方国家花费数十亿美元试图击败激进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但与20年前相比,圣战分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无疑更多。
一些人拿着本·拉丹的画像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计划在今年9月之前从阿富汗撤军,以纪念“9·11”袭击20周年,但他将无法宣称在这次行动中取得了任何决定性胜利。
本·拉丹有效地将战区变成了圣战分子的训练场,从波斯尼亚到车臣再到索马里的冲突,为极端分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克拉克说:“他不仅威胁要攻击西方,而且还成功了,将美国拖入一场无法取胜的阿富汗消耗战,就像他原本计划的那样。”
“伊斯兰国”自视为真正接班人
本·拉丹被击毙后,伊斯兰极端主义发生了变异,‘基地’组织失去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圣战网络地位,被“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组织取代。伊斯兰国在其最强大时期控制着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在媒体上抢占了“基地”组织的风头,因为其激进的声音主导了社交网络。但是这两个组织没有联合起来,而是在中东和非洲的无数战场上交战。
研究极端主义的专家亚伦·泽林(Aaron Zelin)说:“在某些方面,‘伊斯兰国’认为自己是‘本·拉丹主义’的真正接班人。”
南都记者 史明磊
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 - 知乎
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阿拉伯语: ,拉丁语: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 bin Lādi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简称…查看全部内容关注话题管理分享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切换为时间排序美国追寻本拉登10年,终于在巴基斯坦找到,为何本拉登躲在此处?泥腿看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世纪敢于和美国作对的人,除了萨达姆就是本·拉登,卡扎菲虽然也与美国对着干,但后期卡扎菲为保全自身频频向美国“献媚”,算不上真英雄。本·拉登与美国玩“猫捉老鼠”游戏10年,终于在2011年5月2日画上句号,这个被称为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头子”的人,被美国有名的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击毙。但美国击毙本拉登的地点却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64公里的阿伯塔巴德。为什么本拉登敢在距离巴基斯坦如此近的位置躲藏呢? [图片] 躲藏…阅读全文赞同 15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本拉登是如何出现的?智先生有幸和你一起见证世界,公众号【智先生】在做这期视频之前我其实挺失望的 因为翻遍整个简中互联网,除了无人问津的期刊论文外 不管视频还是文章,关于 911 事件的真实内容并不多 不少自媒体的观点可以说是简单归因,缺乏亲自查证的数据资料, 甚至传播道听途说的阴谋论,唬住了很多信息不对称的人 2021 年,距离那场自杀式的恐怖袭击已经整整 20 年 为了呈现更完整清晰具备前因后果的 911 事件 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挖掘一手素材,翻阅文献和报告 接下来的内容很长 一起认真…阅读全文赞同 37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当美国年轻人开始同情本拉登虎嗅APP已认证账号“今晚,我可以向美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布,美国发起的一次行动已经击毙了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一位要对谋杀数千名无辜的男男女女和儿童负责的恐怖分子。” 2011年5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站在白宫东厅,向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 [图片] 随后,仅仅在他演讲结束后5分钟,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涌向了白宫和世贸大厦遗址,高呼着高呼“USA!USA!”开始胜利的狂欢。 这位恐怖组织头目的倒下, 对于美国人来说,不但意味着大仇得报…阅读全文赞同 547 条评论分享收藏美国斩首拉登战机是怎样静音的?历史看兴衰中东国家多产狂人,本拉登就是一个敢于美国叫嚣的狂人。 本·拉登制造911恐怖事件是一个谜,本·拉登被美国一款直升机斩首也是一个谜。 [图片] 要知道,斩首本·拉登的美国这一款直升机,在行动成功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如果不是事先发现美军没有处理与遗留下的机尾部分,或许外界也不知道有这一种直升飞机的存在。众所周知,直升飞机开动时候噪声很大。那么美国斩首本·拉登的直升机,是怎么做到静音,悄无声息就把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阅读全文赞同 14230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击毙本拉登的突击队全员遭灭口是真的吗?死螳螂Quod Severis Metes.爆料的,声称看过“上T的资料的”那个女的是一个 房地产中介——还不是什么大公司,上过真人秀的,上一代过气网红……虽然靠tag给人下判断不太靠谱,但是这玩意吧……我觉得出自 上面的那堆,不是靠谱信源还没证据光bla了29分53秒其中23分钟以上是这个女的自己在blabla的东西真的不具备可信度……毕竟我明天买个热搜说自己是穿越来的你听着也不靠谱对吧…… 不过有一说一这女的看着不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心而论懂王粉丝或者懂王这一手还真…阅读全文赞同 48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本·拉登为什么要攻击美国及其盟国?王若枫互联网科技是目前人类最大成就。本拉登最初是个正常生活的人,靠石油及建筑业发财,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数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几十年前的数十亿哦)。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八十年代初,数以千计的阿拉伯人进入阿富汗,对抗苏联侵略军,这是阿拉伯的国际主义,就像加拿大人白求恩来中国一样。年轻的的本拉登也是其中之一。 阿富汗战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和全球争霸的一部分,因此,当时的本·拉登不仅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甚至…阅读全文赞同 2303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出卖本拉登的人,不仅5000万赏金未拿到,而且还获刑33年泥腿看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持证人 2011年5月1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布击毙恐怖头目本·拉登。这个与美国玩了10年猫捉老鼠游戏的沙特人,最终还是被美军击毙。但如果没有内情人报信,美国不会轻易捉到本拉登的。 [图片] 我们都知道,号称中东强人的萨达姆和卡扎菲,他们被美军抓捕时,都是被自己公民或者内情人出卖。因为巨大悬赏金太诱惑了,这些人为了钱,宁可做出卖和背叛自己的主人。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赏金,相反还遭到国人的厌恶。 [图片] 本·拉登作为一个沙…阅读全文赞同 4828 条评论分享收藏美国斩首拉登战机是怎样静音的?Saturn V直升机的噪音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主旋翼翼尖振动产生的气流,尾旋翼翼尖振动产生的气流,以及引擎的噪音。 [图片] 引擎的噪音很容易降低,和潜艇降噪技术一样多包裹几层缓冲物吸收引擎振动时的能量,便能降低噪音。且本身引擎的声音频率就比较高,很容易超过人耳的极限。 真正难点是主旋翼和尾旋翼的降噪,已知的设计是增加旋叶数量到五片,这样在提供同样升力时能降低旋转速度且缩短叶片长度,进而降低翼尖的线性速度,减少振动产生的噪…阅读全文赞同 144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为什么有人不希望拉登死?胖橘子压倒炕橘猫一只其实911之前,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准备往东亚转移的,准备全面遏制中国崛起。 结果911事件,迫使美国不得不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中东,给中国创造了宝贵的10多年发展时间。 如果没有911,美国这两年用在中国身上的那些招数,恐怕10多年前就动手了,那个时候,中国还真的没有多少招架之力阅读全文赞同 681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害死本拉登的5000万美金,美国真的给了吗?出卖他的医生如今怎样了?倔命老铁美科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文化创作专员阅读全文赞同 341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举报美国斩首本·拉登的直升机,是怎么做到静音,悄无声息干掉他的?历史看兴衰中东国家多产狂人,本拉登就是一个敢于美国叫嚣的狂人。 本·拉登制造911恐怖事件是一个谜,本·拉登被美国一款直升机斩首也是一个谜。 [图片] 要知道,斩首本·拉登的美国这一款直升机,在行动成功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如果不是事先发现美军没有处理与遗留下的机尾部分,或许外界也不知道有这一种直升飞机的存在。众所周知,直升飞机开动时候噪声很大。那么美国斩首本·拉登的直升机,是怎么做到静音,悄无声息就把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阅读全文赞同 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美国斩首拉登战机是怎样静音的?大三奋斗吧根本不用静音,战斗机的声音比拖拉机声音还大,它从头顶飞过,声音大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听到声音不到10秒就飞到头顶了阅读全文赞同 4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为什么有人不希望拉登死?匿名用户因为美国不希望拉登活呀! 美国完全有机会活捉拉登,已经定位住所,也没多少兵力护卫。再多兵力也不及美军吧,既然决定步兵进入,那么活捉拉登的胜算很大。什么闪光弹震爆弹麻醉气体激光致盲,这些失能武器美国一样不缺,拉登自杀都困难。但是这次美国下了只要死拉登的命令,故而拉登用老婆作肉盾也白搭。以拉登的地位,活捉的情报价值和政治价值是明摆着的,为什么美国不要?因为美国不敢要。 美国可以活捉拉登,但美国无法控制…阅读全文赞同 48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内行来答,为什么不能活捉本拉登?李之兴此人还不靠谱活的本拉登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只要本拉登活着,他就是全球的焦点,虽然他肯定要判死刑,但要走完整个流程才行。 美国的死刑的审判流程实在是太长了,期间本拉登会对外发布什么煽动言论能控制的了么。 他的追随者肯定会有所行动,救出本拉登虽然不大可能,但美国人全世界到处跑,抓几个美国公民做人质轻而易举,到时候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谈判是不行的,但也不能不管让他撕票,又得想办法营救吧,救一个人还让他活着可比撕票难…阅读全文赞同 69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如何评价本·拉登?云卷云舒克莱登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一颗美国人自己拉响的,扔向苏联的手榴弹 可能是没想到这间房子这么小,也可能是没想到这颗手榴弹破片能飞这么远。 但真正难以理解的,是美国居然能放任自己被破片割开的伤口流二十年的血。 而至于本拉登本人的评价,手榴弹就是手榴弹,生产出来就是为了让人流血的。阅读全文赞同 132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美国斩首拉登战机是怎样静音的?梦见未来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只是隐身, 并不静音, 要凸显出隐身的优势, 对面还得有雷达, 对面雷达都没的, 你隐身就是浪费钱 而且就算是静音的, 也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静音直升机从你身后飞过去你都感觉不到 而是本来崩穿耳膜的超级巨大声浪变成了崩掉耳屎的巨大声浪而已阅读全文赞同 2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本拉登有亲自参与911事件吗?双手带不能比别人吃得少911之后拉登视频立即出现。当然了,后面一块破布,身边一杆AK74U。只是带了一个大金戒指。 48小时候内美国宣布确认拉登是恐怖袭击策划者,并确认他在阿富汗。一个多月后特种兵出现在阿富汗。特种兵背着大包大包的美元,分别送给各地区军阀。不分善恶。一夜之内美元成为阿富汗主要流通货币。2个月后全面占领阿富汗。这期间没人关心拉登在哪里。阅读全文赞同 122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本·拉登21年前“亲笔信”疯传,抨击美国伪善,白宫:恶毒的谎言邵永灵已经被击毙12年的本·拉登估计也没想到,他在21年前写的一封信,能让今天的西方媒体破防。 据环球网报道,随着巴以局势日渐恶化,近期一封自称是本·拉登21年前所写的 “告美国人民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病毒式”传播。本·拉登在信中以“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要制造恐怖袭击,并批评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介入,以及默许以色列压迫巴勒斯坦人。信中的内容让美国网友“大开眼界”,不少人看完后开始质疑起过去接受的美式价值观…阅读全文赞同 86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浏览量1.1 亿讨论量3.5 万 帮助中心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涉未成年举报网络谣言举报涉企虚假举报更多 关于知乎下载知乎知乎招聘知乎指南知乎协议更多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
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 - 搜狗百科
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 - 搜狗百科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别名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毕业于沙特阿卜杜拉阿齐兹大学,基地组织原首领,9·11恐怖袭击案策划者。 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拉登离开家庭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展开了反对前苏联的斗争。1988年,拉登及其“圣战者”们建立了一个名为“阿尔·伊达”的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目的是采取极端暴力手段推翻几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来“腐败无能”的穆斯林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1]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终年54岁。 据报道,本·拉丹拥有至少4个妻子和23个子女。[2]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奥萨玛·本·拉登”一般是指“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别名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毕业于沙特阿卜杜拉阿齐兹大学,基地组织原首领,9·11恐怖袭击案策划者。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拉登离开家庭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展开了反对前苏联的斗争。1988年,拉登及其“圣战者”们建立了一个名为“阿尔·伊达”的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目的是采取极端暴力手段推翻几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来“腐败无能”的穆斯林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1]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终年54岁。据报道,本·拉丹拥有至少4个妻子和23个子女。[2]中文名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展开外文名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أسامة بن لادن展开出生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展开毕业院校沙特阿卜杜拉阿齐兹大学展开性别男展开死亡日期2011年5月1日展开星座双鱼座展开出生日期1957年3月10日展开别名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乌萨马·本·拉登展开国籍沙特阿拉伯展开民族阿拉伯人展开参与战争阿富汗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展开死亡地点巴基斯坦展开主要罪行9·11事件展开展开参考资料:1. 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简介中国日报网[引用日期2023-09-04]2. 伊朗放出拉丹三儿子助黎抗以新浪网[引用日期2023-09-04]3. 巴基斯坦已将本拉登遗孀及家属驱逐出境 4. 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豆瓣[引用日期2023-09-04]5. 猎杀本·拉登豆瓣[引用日期2023-09-04]6. 本拉登遗言:ISIS太残忍 基地应与之切断所有联系搜狐新闻[引用日期2023-09-04]词条标签:政治人物人物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2440896次最近更新:23.09.04编辑次数:96次创建者:仙人掌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猎杀本·拉登 (豆瓣)
猎杀本·拉登 (豆瓣)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影讯&购票
选电影
电视剧
排行榜
影评
2023年度榜单
2023年度报告
猎杀本·拉登 Zero Dark Thirty
(2012)
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编剧: 马克·鲍尔
主演: 杰西卡·查斯坦 / 杰森·克拉克 / 乔尔·埃哲顿 / 詹妮弗·艾莉 / 马克·斯特朗 / 凯尔·钱德勒 / 埃德加·拉米雷兹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克里斯·帕拉特 / 卡兰·马尔韦 / 泰勒·金尼 / 弗兰克·格里罗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官方网站: zerodarkthirty-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2-12-19(美国)
片长: 157分钟
又名: 刺杀本·拉登 / 追击拉登行动(港) / 00:30凌晨密令(台) / 杀死本·拉登 / 斩首行动 / 黑夜行动 / Kill Bin Laden
IMDb: tt1790885
豆瓣评分
引用
7.7
63334人评价
5星
18.8%
4星
49.6%
3星
28.0%
2星
2.8%
1星
0.7%
好于 83% 剧情片
好于 87% 历史片
想看
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猎杀本·拉登的剧情简介
· · · · · ·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 美国发动追捕和猎杀行动,目标是基地组织头号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玛雅(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饰)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尽管对当时局内使用酷刑审讯恐怖分子感到不忍,但她坚信获得重要信息的前提高于一切。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的投入到一件事上:从浩如烟海的反恐情报中寻找到一根稻草,然后用它压死一只叫做本·拉登的骆驼。最终她的努力获得回报——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成功击毙奥萨马·本·拉登。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由影史唯一一位奥斯卡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猎杀本·拉登》汇集前作《拆弹部队》的原班底,聚焦美国反恐十年,讲述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
(展开全部)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 美国发动追捕和猎杀行动,目标是基地组织头号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玛雅(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饰)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尽管对当时局内使用酷刑审讯恐怖分子感到不忍,但她坚信获得重要信息的前提高于一切。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的投入到一件事上:从浩如烟海的反恐情报中寻找到一根稻草,然后用它压死一只叫做本·拉登的骆驼。最终她的努力获得回报——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成功击毙奥萨马·本·拉登。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由影史唯一一位奥斯卡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猎杀本·拉登》汇集前作《拆弹部队》的原班底,聚焦美国反恐十年,讲述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追捕和猎杀行动。
©豆瓣
猎杀本·拉登的演职员
· · · · · ·
(
全部 39
)
凯瑟琳·毕格罗
导演
杰西卡·查斯坦
饰 Maya
杰森·克拉克
饰 Dan
乔尔·埃哲顿
饰 Patrick - Squadron Team Leader
詹妮弗·艾莉
饰 Jessica
马克·斯特朗
饰 George
猎杀本·拉登的视频和图片
· · · · · ·
(
预告片21 | 图片454 · 添加
)
预告片
猎杀本·拉登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梅根·埃里森 / 凯瑟琳·毕格罗 / 马克·鲍尔
第70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22届MTV电影奖
MTV电影奖 最佳惊恐戏表演(提名)
杰西卡·查斯坦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拆弹部队
7.8
孤独的幸存者
8.1
黑鹰坠落
8.7
危机13小时
7.8
兵临城下
8.4
猎杀U-571
8.1
硫磺岛的来信
8.2
前哨
7.2
1917
8.5
狂怒
8.0
我要写短评
猎杀本·拉登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416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384
有用
张熊熊
看过
2013-01-18 15:11:14
毕格罗一定是某类男人十分痛恨的那种女人。。。。。。
606
有用
影志
看过
2013-01-15 00:21:50
"这八年,除了抓本拉登,我什么都没做。" 要么2星、要么4星。本不感冒的政治题材+冗长无趣,但是震撼的真实背景与结尾半小时的无声胜有声,毕哥罗这个天杀的女人拍的电影比男人还man,活该奥斯卡遗弃你,因为提名你就等于别的男性导演都得死。
309
有用
Iberian
看过
2012-12-25 10:19:02
之前吹的那么狠,看完了反而有点失望。这电影剧本其实很一般,节奏不好对话一般。和最后那让人看的手心出汗的二十分钟比,前面显得尤其拖沓,尤其马里奥特酒店那段安排很刻意太cheesy。最后很精彩,但我有个问题,你都把直升机停人家楼顶了还用炸药炸人家大门,进去之后你们还用的着压低声音说话吗??
272
有用
文淇
看过
2020-01-28 22:26:29
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很干净利落 到底哪里臭长了
137
有用
桃桃林林
看过
2013-01-13 18:59:24
到最后略似《拆弹部队》,仍有战争对人的异化。杰西卡查斯坦在影片结尾面对的问题仍是将往何处去?从学校即进入CIA,从事的唯一一件工作就是抓捕本拉登,并坚持了十多年。结尾几十分钟的突袭事件拍得确实紧张,真实且压抑。对这个事件本身,始终不知如何评价。三星半。
>
更多短评
17416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猎杀本·拉登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85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D K U N
2013-01-12 09:30:28
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而你们又在仇视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承认,911不是一个容易上手的题材。恰恰相反的,这个题材是如此棘手如此令人投鼠忌器,以至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几乎短时间内身败名裂的境地。去年Daldry用比较主观比较感情化的视角挑战了一次,结果没有招来什么好脸色。而今年Bigelow从另外一个方向,从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视...
(展开)
885
136
180回应
收起
davekozg
2012-12-20 08:11:08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12/19/2012 AMC Century City 15早10:30am映场) 毕格罗的电影,无论是《猎杀本拉登》还是《拆弹部队》,都很难看出导演对战争和复仇的态度,她更像是试图用一种与己毫无关系的镜头描述发生的事件:支持或者抗议战争,认同或者反对...
(展开)
206
29
48回应
收起
易速利
2013-01-12 08:43:35
美国中央情报局怎样采用刑讯逼供?
2011年以前,我从来没有看过女演员杰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的任何电影。从2011年夏天的《相助》(The Help)开始,我发现看得最多的就是她的电影:《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存身》(Take Shelter)、《无法无天》 (Lawless),一直到刚刚上映的《猎杀本拉登》(...
(展开)
210
42
124回应
收起
SilentGuardian
2013-02-22 23:07:29
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最新长篇详细报告终于来了: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就当两架载着美国特种部队的武装直升机飞过没有月色的夜空朝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藏身老巢进发之际,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还无法确定他们的目标就住在那儿。 一些情报分析师认为此次行动成功的概率只有60%。 美国总统...
(展开)
97
4
6回应
收起
全塑料外壳
2013-03-04 09:37:29
转:如何找到本拉登
就当两架载着美国特种部队的武装直升机飞过没有月色的夜空朝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藏身老巢进发之际,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还无法确定他们的目标就住在那儿。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距巴基斯坦首都60多公里外被击毙,在未来几天内,安全形势趋紧。《华尔街日报》的...
(展开)
44
8
1回应
收起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2013-02-13 01:25:07
与魔鬼同行
和凯瑟琳·毕格罗上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一样,《猎杀本·拉登》从内容上非常敏感,完全不缺乏吸引人的元素,但导演的处理却是非常冷静的。在2个半小时的电影当中,绝大部分时间情节都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惊心动魄的追车、枪战,没有高技术追踪的华丽展示,没有快速剪...
(展开)
29
1
1回应
收起
小tao
2013-01-11 16:07:24
Conspiracy: 击毙本拉登还是美国人的惊天阴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可能性只有两种:要么Zero Dark Thirty是一部纪录片,要么奥巴马演了部故事片。你相信那一个? 有时候功课做得太扎实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如果事先将整个事件的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那么对观影者来说,影片只是把事件用影像展示了一遍,而你的大脑90%...
(展开)
98
86
34回应
收起
叶洲
2013-02-18 17:15:49
以无可挑剔尊重事实的改编向反恐斗士们致敬
这个题材虽然炙手可热,却并不好拍。首先真实事件往往不如观众所期待的那样富有起承转合的戏剧性,再者猎杀本·拉登的情报工作必然千头万绪而枯燥乏味。凯瑟琳·毕格罗和她的团队却奇迹般的把这个真实事件拍的无可挑剔。从911事件的真实录音开始,直接宣示了这部电影紧贴着刚刚...
(展开)
21
3
6回应
收起
心知_道
2013-06-25 11:27:43
Kathryn的方法
Kathryn在《拆弹部队》的时候,也是这样,她不去评判战争的是非,而只是专注于战争予人的影响。 《0D30》虚拟的这个Maya,就是Kathryn的一个样本。 Kathryn让Maya去体会战争,体会虐囚,体会恐怖袭击,体会人肉炸弹,体会失去伙伴,体会枪林弹雨,体会狡猾的政治,到最后体会...
(展开)
11
2
2回应
收起
邓若虚
2017-04-13 10:51:59
非常美国,无关政治
注:本文首次发表于《2012 完全电影》。 说这部电影无关政治,听起来像开玩笑。凯瑟琳·毕格罗凭借《拆弹部队》登顶奥斯卡的时候,很多人感到奇怪,在他们看来,这位导演的本事就是迎合时代需要,拍一些宣扬“我军”视死如归的主旋律片。正因为跟政治挂钩,毕格罗才成为了今天...
(展开)
10
0回应
收起
>
更多影评
185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这里面说的巴基斯坦国家就是咱们口中的巴铁吗?
来自豆友226877928
11 回应
2024-02-10 20:49:06
所以说,酷刑不是必定管用?
来自Bruce-Q
2 回应
2024-01-10 05:48:15
袭击基地那一段很夸张阿
来自黯咩然销咩魂饭
1 回应
2024-01-09 21:05:35
两架直升机那么大噪音基地组织的人竟然全部耳聋什...
来自是我啊
3 回应
2024-01-09 20:41:04
女主也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吗?
来自Clair
1 回应
2024-01-09 20:36:3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94条)
关于《猎杀本·拉登》的问题
· · · · · ·
(
全部17个
)
女主角Maya是真实存在的人吗?
4人回答
这个片子为什么要交zero dark thirty?
4人回答
>
全部17个问题
本片原声正在播放
· · · · · ·
去豆瓣音乐收听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2013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大全(上)
(妖灵妖)
2013【第85届奥斯卡】完整获奖/提名名单
(影志)
2012新电影(这些,可以期待)
(桃桃林林)
2012 豆瓣电影【口碑榜】
(影志)
想看的电影太多怕忘了
(杜望川)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响亮的名号
1分钟前
想看
mazgo
1小时前
想看
joy313
1小时前
想看
78272人看过
/
57052人想看
订阅猎杀本·拉登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5-2024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
· 豆瓣广告